“吴川力量”助中国羽绒接轨世界发表时间:2020-06-24 11:22 陈文坚(右一)带着日本客商在吴川考察“黄金羽绒”。(陈文坚供图) 近日,一场在吴川“静悄悄”地召开的会议,让国内羽绒界的目光再次聚焦在这片被誉为“中国羽绒之乡”的土地上。 在这场《羽绒羽毛》及检验方法新国标宣贯培训会上,中国羽绒工业协会理事长姚小蔓表示:“羽绒羽毛新国标与国际标准接轨,代表了国际的先进水平,具有深远的推广意义。” 去年12月30日,《羽绒羽毛》及《羽绒羽毛检验标准》两项新国家标准获批正式发布。记者翻阅两份文件发现,中国羽绒新国标中有一股“吴川力量”:在《羽毛羽绒》标准起草单位中,“湛江紫荆羽绒公司”赫然在目;在检验标准起草人中,吴川人“凌伟亮”位列其中。 新国标将驱除羽绒市场阴霾 “虽然我国是世界羽绒大国,但在标准上还比较落后。”这是姚小蔓在多个场合强调的现实。 长期以来,我国羽绒制品各有各标准、差异性大,难以推广和实施,严重制约羽绒行业的发展。一段时间以来,缺乏监管的网络市场为假冒伪劣羽绒制品提供了温床,不法商家利用现行标准的漏洞“钻空子”,而消费者对其不了解则让伪劣产品趁虚而入,“劣币驱逐良币”让我国羽绒市场笼罩着阴霾。 为了提升羽绒制品的品质和档次,去年12月30日,国家质检总局和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公布了《羽毛羽绒》和《羽毛羽绒检验方法》两项标准,以取代2003版的旧标准。 鲜为人知的是,2014年以来,吴川羽绒协会会长陈文坚和鸿基羽绒董事长凌伟亮作为中国羽绒企业和羽绒专家代表,一直参与《羽绒羽毛》及检验方法国家标准的起草和审定。 记者对比2016版新国标和2003版旧国标发现,对于羽绒蓬松度检验的试样前处理方法,新国标改为蒸汽还原法,蓬松度测试采用了国际羽绒羽毛局检验规则规定的蓬松度检验仪,并增加了倒料筒作为羽绒放落装置;同时,以“绒子含量”取代过去的“含绒量”,并对羽绒和羽毛进行重新定义:绒子含量大于等于50%的为羽绒,小于的则为羽毛。新国标还规定羽绒羽毛产品不允许含有大毛片。 陈文坚介绍,按照新国标生产出来的羽绒产品,能最大程度发挥羽绒的天然性能,避免“跑绒”,没有异味和过敏反应。新国标正式施行后,将为我国羽绒制品提升档次、参与国际竞争发挥重要作用。 吴川“黄金羽绒”让日商惊叹 要提高羽绒质量,还得从源头抓起。在国际羽绒行业中,吴川羽绒以原料充足、绒朵大、蓬松度高而著称。陈文坚自豪地说,吴川是世界上最好的鸭绒产区之一,这里的“番鸭”全部散养,养殖期长达90天,堪称鸭子中的“奇葩”,羽绒蓬松度好,由宰鸭到羽绒生产,全程控制在6个小时内。 在原料优势面前,陈文坚和合作伙伴不断创新,在实验室进行新产品的研发。经过3年时间的努力,他们终于找到了把缠裹在一起、杂质多的串绒,通过精细化处理的方法,研发出了蓬松度(国际上度量羽绒保暖程度的重要指标)达到18厘米的鸭绒,达到世界领先水平。 去年12月初在杭州举办的中国国际羽绒博览会上,吴川羽绒企业展示了一种远超国内标准的高端产品“黄金羽绒”,在业界引起了轰动。 “这是一种蓬松度达800以上、绒子含量超过95%的羽绒,远超当今国内各项标准,是业内公认稀有的顶级材料。”凌伟亮说,日本羽绒产业在世界领先,其最高级别的羽绒也叫“黄金羽绒”,而吴川的“黄金羽绒”绒子含量及蓬松度高、成品飞丝少、重量轻、品质好,解决了羽绒制品“跑绒”的老大难问题,市场前景广阔。 日本一家老牌羽绒企业对吴川“黄金羽绒”非常感兴趣,该企业负责人曾率团到吴川羽绒企业实地考察。在业界看来,生产如此高纯度的羽绒只能靠人工挑拣鸭毛,产量应该不高。但令日方感到不可思议的是,吴川“黄金羽绒”实现了机械化生产。他们心有不甘,多次到吴川羽绒企业考察,一次又一次地测量蓬松度,在精准检测的数据面前,挑剔的日本客商不得不为这一创新惊叹、喝彩。 “专利保护联盟”给力吴川羽绒 “我们不只是做羽绒本身,还要做羽绒技术和人才。单做产品是没办法‘搵食’的。”在羽绒市场闯荡多年的陈文坚提到,上世纪90年代,欧洲的羽绒生产技术还出口到中国,但时至今日已经落后于中国,“我们的绒子含量现在可以达到95%,就连原先处于领先优势的欧洲客商也不得不承认自己落后了,派人过来吴川考察羽绒产业,希望加强合作。”他说。 今年1月9日,国际羽绒羽毛局会议在德国法兰克福召开,湛江紫荆羽绒作为中国企业代表出席了会议。会上,中国羽绒工业协会理事长姚小蔓通报了中国《羽绒羽毛》及《羽绒羽毛检验方法》两项新国家标准已于去年12月30日通过批准,新标准与国际标准接轨,为中国羽绒标准的统一打下坚实基础。国际羽绒羽毛局主席Palmer对此表示肯定。 记者在位于吴川的紫荆羽绒公司办公室采访时,正好碰到鸿基羽绒董事长凌伟亮过来“串门”,他坐在茶几旁和陈文坚边喝茶边拿出笔和纸交流污水处理设备改进。 凌伟亮向记者介绍,目前,由紫荆、鸿基、百如森、富利达等四家吴川本土羽绒企业已经组成“专利保护联盟”,该联盟共拥有200多项专利,其中发明专利共7项,涉及羽绒羽毛检验方法、污水处理装备等核心技术。 经过近30年的发展,吴川羽绒企业的产品同质化低,各家企业个性凸出,彼此都是羽绒产业链上相互促进的一环,“组团”闯荡市场、共享技术资源成了他们的共识。 |